摘要:他是个从乡镇考出来的大学生,终于在20岁时顶不住压力向父亲说出了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可后来他遭遇的一切,恰恰是千千万万有同志子女家庭所经历的一切…

[文章为自媒体人辛苦原创,谢绝一切形式转载!]

小松是一个就读于海港城市大学学生,他曾经是个学习优异、在家里听话的好孩子。由于在校园里一件事情不开心,回到他居住的乡镇老家后,他终于忍不住,向自己的父亲说出了多年深藏心中的秘密——他的性取向与其他人不一样。但他没有直接说自己就是个同志,而是跟父亲一起看了一部反映同志文化的电影,想通过这部电影的情节,勾起父亲对他的同情。看完电影后,小松跟父亲讲:“你不觉得我有点和其他人不一样吗,我跟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有点类似,其实是喜欢男生的,不喜欢女生的”。讲完这些,父亲起初以为是孩子开玩笑,说:“你说你自己是同性恋吗?那可是变态行为啊!”小松说:“我也改变不了这一切,要不你和妈妈试着帮我改变吧!”

“试着帮我改变”,也许就是小松无心的一句话,居然父亲真的引起了重视,真的去帮助他改变了。于是父亲开始在网上疯狂寻找扭转同志的治疗方法,还多次告诉小松,要多请女孩子吃饭看电影,多和女人接触。但是小松对此无动于衷,还是坚持自己是同性恋。父亲一怒之下,决定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起初父亲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找到了一家莆田系医院,但这对于大学就读的小松来看,明显就是骗人的,800元一个小时,很贵而且一定会采取一些电击治疗等荒唐手段来对他进行“治疗”。他的家庭过得很节衣缩食,小松知道父亲挣钱不容易,不能把辛苦钱给这样的庸医并毁掉自己,他坚持拒绝前往。可是父亲坚持要带他去看病,无奈在多次谈判和妥协之下,达成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去省会正规的三甲医院精神心理科看一看,于是父亲在网上挂了一家知名医院的专家号。

去了第一家医院,首先进入诊室后,大夫给小松先做了心理测试,测试后,显示小松患有轻度的抑郁焦虑,医生建议父亲不要把孩子搞得太抑郁了。医生还解释说性取向这样的问题都不算是事儿了。还劝导他的父亲,作为小松的亲生骨肉,难道还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吗。但是父亲扭转不过来自己的思想,生气地说了一句:“早知道就不让他上大学了,让他在家当个农民,其它啥事也不干,到这年龄段直接找个媳妇结婚,也就不知道什么同性恋了,让他上大学就是个错误。”大夫解释道:“那农民中也有同性恋啊,你的思想不能太狭隘啊。”并给父亲科普同性恋的相关知识。大夫最核心观点是:孩子现在只有20岁,青春期刚刚发育结束,现在就断定性取向是同性,是过早地下了定论,等到孩子30岁,如果他还是坚定认为自己是个同性恋,那父亲就应该试着接受这种取向了。而且不像其他问题,动个手术吃个药就好了,这个是天生的,没法进行外在干预。大夫的观点就是多探索多引导孩子。父亲完全不同意这位心理医生的看法,在看完病后,对小松的态度依然没有任何变化,还扭曲了大夫对同志的说辞,坚决让小松不能跟男人混在一起,谈男朋友更是绝对不行!

后来,小松的父亲也不再谈论关于小松的性取向问题,依然固执的认为,他应该找个女朋友,早点结婚。现在小松已经和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因为每次回到老家,依然要面对父亲为他去找个女孩,早点解决婚事问题。小松很迷茫,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一边是自己的爱情,一边是父亲难以改变的看法,两难之间,应该怎么办?

小松的故事是中国千千万万乡镇家庭对同性恋态度的一个缩影。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完全是失去理性的,对孩子的占有欲望是极其强烈的。在小乡镇和农村,邻里文化非常的浓厚,亲戚和邻居无数双眼睛盯着小松的家庭,他们平常也喜欢互相串个门吃个饭聊个天,有任何的风吹草动,街坊邻里和七大姑八大姨的闲言碎语就可以将一件小事传得沸沸扬扬。也正是基于此原因,小松的父母,不只是为了他们自己和小松而活着,而是为了他们周围的一切社会环境和面子而活着。知子莫如父,也许父亲早就知道儿子小时候就喜欢女孩儿的东西,但是他们无法改变的是这种邻里之间亲戚之间可怕的闲言碎语和这个传统家庭尊严的崩塌。他们担心如果这件“不光彩”的事传出去,未来将面对的是,亲戚的疏远、邻里的冷嘲热讽、面子的丢失、在乡镇一级小社会里颜面扫地。

所以你明白为何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同妻悲剧了吧,你明白为何现在在各种同志软件和媒体上蹦跶的都是年轻的同志了吧。农村出身的同志,25-30岁是个坎儿,城市出身的同志,30-35岁是个坎儿,能迈过去这些年龄段的同志,需要经受多大的压力,需要多大的勇气!

【支持一下呗,要么评论,要么点一下喜欢按钮~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