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为自媒体人辛苦原创,谢绝一切形式转载!]

偏见止于“勇者”

在她的潜意识里,她一直认为蜘蛛有毒,而且会咬人。所以,当她看到一只大蜘蛛的时候,她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恐怖的感觉。恐怖是让人不爽的感觉。她讨厌这种感觉,讨厌那只蜘蛛。由于讨厌,她企图让它消失,甚至将它弄死。

如果她深刻地体会到这只蜘蛛不会害人,反而会捉蚊子;那么也许在她潜意识里,对蜘蛛的误解就会消失。她也就不会有随后的那些心理反应了。

人们由于对事物的不了解而产生误解和偏见,由于误解和偏见而感到恐惧,又由于恐惧而变得厌恶,甚至是痛恨。倘若他们能正确地了解事物的本质,那么误解、偏见、恐惧、厌恶以及痛恨,这些连锁反应都将不复存在。 

可是,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自己害怕或者讨厌的东西呢?有人说“谣言止于智者”,那么我想,——偏见应该止于“勇者”了吧。

你是一个勇敢的人吗?你会愿意往下看吗?

 

 

 

 

 

 

 

(一)从按摩与做爱的区别说起

住过宾馆的人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到了晚上有小姐打电话过来问:“先生,是否需要按摩?”有些知情人士会对你说,这里“按摩”的意思就是性服务。但是,按摩跟做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按摩是肉体上的享受,而做爱通常既是身体上的享受,又是精神上的享受。按摩顶多让人的身体觉得无比地舒畅,而做爱是在让人的身体感到极大快感的同时,也让人的性欲望得到满足(这就是所谓的精神享受)。 

绝大多数男人对女人肯定有性欲望,可是谁能保证所有男人都如此呢?如果一个男人对女人没有性欲望,那么不管他在做爱的时候感受到多么强烈的快感,结果都只是在“按摩”。通常,人的身体受到外界的刺激,肯定会有感觉,更何况是性敏感区域受到刺激?那种感觉肯定非常强烈,非常舒服。这也证明了一件事情:没有性欲望,并不代表他无法跟异性发生性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按摩”的能力总是有的。但是,他既然对女人不存在性欲望,那么又何来“性欲望”得到满足呢?这当然没有所谓的精神享受了…… 

有些人会说:不试试,你又怎么知道他对女人有没有性欲望?这话似乎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通常只要不是性冷淡或者同性恋,那么男人对女人肯定有性欲望。这就像他们都会肚子饿,想吃饭一样。可是,一个人的肚子饿不饿,他自己感觉不到吗?难道一定要拿一碗饭给他“试试”?也许,这个比方打得不是很恰当,那么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一个男人既不是性冷淡也不是同性恋,而且在他生活的环境中并不缺乏女性,那么他会感觉不到自己对女人的性欲望吗?难道一定要试试?另外,所谓的是“试试”指的又是什么呢?……可能,有人还会说“感觉……”,或者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的确如此!两个人相处久了,当然有可能会产生感情。但是,培养出来的是什么感情?朋友之情,兄妹之情,还是姐弟之情?既然不存在性欲望,那么培养出来的又怎么可能是爱情呢?

性冷淡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消除的。那么,同性恋可以改变成异性恋吗?我们就假定它的确是可以被改变过来的。问题是,怎么样才算是改变过来了呢?我们先把同性恋跟异性恋做一个对比,看看他们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然后,再考虑如何将这些本质一一改变。其实,它们的区别只有两点。

同性恋:1.这类人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来自同性的吸引,引起他们的感情冲动和性冲动。

2.他们在性爱方面不可能受到异性的吸引,也就是说他们对异性不会有性欲望。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两点,才能算是同性恋;否则就不是。

异性恋:1.他们会受到异性的吸引,这种吸引,同样引起他们的感情冲动和性冲动。

2.他们不会受到同性的吸引,对同性没有性欲望。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两点,才能算是异性恋。)

如果要把同性恋改变成异性恋,那么就要把前者的两个特征改变成后者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假如有一个男同性恋者,我们应该如何让他对男性没有性冲动,而且是对任何男人都没有?我们又应该如何让他被女性吸引,也就是对女人产生性欲望,就算只是对一个女人有,也可以?另外,这两个特征还必须同时被改变。如果只改变第一个,那么他就会变成性冷淡,变得对男人和女人都没有性冲动。如果只改变第二个,那么他就会变成双性恋,也就是对男人跟女人都有性欲望。

男人可以学会如何欣赏女人的美貌,欣赏女人的才华,也可以学会如何爱护女人,甚至可以学会如何跟女人做爱;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男人需要学习如何对女人产生性欲望。男人的性欲望就和胡子一样,是天生的。胡子总有一天会自行长出来,性欲望当然也总有一天会自发产生:不需要学,也无法学。

有人可能会说:只要克制自己对同性的欲望,并且强迫自己跟一个虽然无法让自己产生性欲望、但仍然可以做“按摩”的异性在一起;那么就可以了。可惜,他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殊不知,强行将自己的欲望压制下去,日子久了一定会产生心理问题。另外,既然说到“克制”,那就证明他对同性的欲望仍然存在;否则,又何需克制呢?通过心理治疗或者精神病治疗又会怎么样呢?全世界,从来没有一个被科学证明通过治疗改变过来的案例。如果有的话,这件事情肯定会轰动整个医学界。

 

(二)异性    同性    双性

其实,不管是异性恋,同性恋,还是双性恋,都是没有科学意义的词。

从字面上,它们只可以表示一个人跟什么性别的人谈恋爱。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谈过恋爱,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吗?事实上,科学家不用以上这些词,而是用“性倾向”这个词。

那么,什么是性倾向?性倾向又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呢?

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来自特定性别的人的吸引,这种吸引综合地表现为:感情冲动和性冲动。简单地说,这就是被人吸引,还有就是一定要在“感情”和“性”两方面同时被吸引。但是,这种被动的吸引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被“特定性别的人”吸引,可能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或者也可能被任何一种性别的人都可以吸引(双性倾向)。

同性倾向,就是指只可以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吸引。(男人被男人吸引,女人被女人吸引。) 

以上说的是吸引,跟欣赏、喜欢、爱等等的这些词都无关。欣赏美女,欣赏帅哥,欣赏美丽的景色。每个人都有欣赏事物的能力,就算没有,也可以培养。爱也是如此,“爱祖国、爱人民、爱爸爸妈妈、爱哥哥弟弟、爱姐姐妹妹……”,作为一个人,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但如果是说爱情,那么“吸引”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假如一个人的性倾向是异性(只受到异性的吸引),那么他(她)对同性的感情只可能是友情,绝对不可能是真正的爱情。反过来,情况也是一样的。总而言之,一个人的性倾向决定了他(她)到底可以和什么性别的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被什么样的人吸引,被什么性别的人吸引,这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说,性倾向是不可改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倾向在他(她)的一生中只有一种,要么是同性倾向,要么是异性倾向,再要么就是双性倾向。

不管是什么性倾向,它们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目前在科学界还存在争议。不过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科学研究的结果,都是指向天生的;或者由先天因素决定,在幼年时期(大约1-3岁)就已经形成了。虽然性倾向是天生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她)本人马上就可以意识到这件事情。没有人能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性倾向。

有些人的性倾向虽然是同性,但他们从小到大看到的都是异性恋,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同性恋”,更不知道自己也是同性恋。在“歧视同性恋”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情,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性倾向。有人甚至到了五十几岁才明白。

某些人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是同性,但是由于他们通常看到的都是“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也“应该”爱异性。他们觉得同性恋是不正常的,只有异性恋才正常。正因为这样,大部分同性倾向的人都跟异性谈恋爱或者结婚。少数人接受了自己真实的一面,以真实的自我生活。有些人在接受“自己”之前,跟异性发生过关系。所以,这类人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从异性恋变成了同性恋”。

在某些欧美国家,人们对同性恋人群的包容性比其他国家的好。因此,在那些国家的“同性恋”,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性倾向,更敢于活出真实的自我。在“歧视同性恋”的国家,很多同性倾向的人都伪装成异性恋。这给人一种假象:同性恋很少,甚至没有。

根据科学家的统计,不管在什么国家,什么地区,什么社会环境,同性倾向的人,在人口中的比例都是3-5%,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100个人里面最起码有3个人的性倾向是同性。所以说,同性倾向的人无处不在。但是,人们不知道哪些人是,哪些人不是。

在中国,大部分同性倾向的人都会与异性结婚。其中有些人在结婚之前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性倾向,有些人知道,——但是他们仍然要冒充异性恋,用欺骗的方式跟别人结婚。虽然这与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和偏见有关,但那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某些人缺乏活出自我的勇气,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他们不认为自己用欺骗的方式与别人结婚是不道德的。更可恨的是,在这些已婚人士中间,又有一部分人克制不住自己对同性的欲望,背着自己的伴侣到外面跟同性发生关系。

有些人以为自己的这种情况是双性恋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双性恋的真正含义,就错误地认为只要能够和两种性别的人发生关系,就是双性恋。又有一些人甚至觉得,正因为自己是双性恋,所以就具有特权,可以到外面搞婚外情和一夜情;而且,还有人认为“双性恋比同性恋更加高贵”。这几种人都可能会说自己是双性恋。这也导致在中国调查双性倾向的人(双性恋)在人口中的比例时,结果却远远高于在其它国家的统计数据。事实上,这类人的比例是1%左右。这个数据也是恒定不变的,不管在什么国家,什么地区,什么社会环境都一样。 

正真的双性恋(双性倾向),是表示一个人可以被任何一种性别的人吸引,可以和任何一种性别的人建立爱情关系,并且得到满足。因此,双性倾向的人在结婚之后不需要到外面跟同性发生关系,更不需要同时跟两个不同性别的人在一起。对任何人来说,真正的恋爱关系肯定是一对一的,真正爱的人只可能有一个。没人一定需要脚踏两只船。而且,任何人都没有这样的权利,除非当事人的伴侣给他(她)权利,同意他(她)这样做。

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是双性倾向,那么不管他(她)跟女人在一起,还是跟男人在一起,他(她)都可以得到满足的。只要得到了真爱,那么他(她)是不会再渴望跟其他(她)人在一起的。

 

在她的潜意识里,她一直认为蜘蛛有毒,而且会咬人。所以,当她看到一只大蜘蛛的时候,她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恐怖的感觉。恐怖是让人不爽的感觉。她讨厌这种感觉,讨厌那只蜘蛛。由于讨厌,她企图让它消失,甚至将它弄死。

如果她深刻地体会到这只蜘蛛不会害人,反而会捉蚊子;那么也许在她潜意识里,对蜘蛛的误解就会消失。她也就不会有随后的那些心理反应了。

人们由于对事物的不了解而产生误解和偏见,由于误解和偏见而感到恐惧,又由于恐惧而变得厌恶,甚至是痛恨。倘若他们能正确地了解事物的本质,那么误解、偏见、恐惧、厌恶以及痛恨,这些连锁反应都将不复存在。 

可是,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自己害怕或者讨厌的东西呢?有人说“谣言止于智者”,那么我想,——偏见应该止于“勇者”了吧。

你是一个勇敢的人吗?你会愿意往下看吗?

 

 

 

 

 

 

 

(一)从按摩与做爱的区别说起

住过宾馆的人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到了晚上有小姐打电话过来问:“先生,是否需要按摩?”有些知情人士会对你说,这里“按摩”的意思就是性服务。但是,按摩跟做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按摩是肉体上的享受,而做爱通常既是身体上的享受,又是精神上的享受。按摩顶多让人的身体觉得无比地舒畅,而做爱是在让人的身体感到极大快感的同时,也让人的性欲望得到满足(这就是所谓的精神享受)。 

绝大多数男人对女人肯定有性欲望,可是谁能保证所有男人都如此呢?如果一个男人对女人没有性欲望,那么不管他在做爱的时候感受到多么强烈的快感,结果都只是在“按摩”。通常,人的身体受到外界的刺激,肯定会有感觉,更何况是性敏感区域受到刺激?那种感觉肯定非常强烈,非常舒服。这也证明了一件事情:没有性欲望,并不代表他无法跟异性发生性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按摩”的能力总是有的。但是,他既然对女人不存在性欲望,那么又何来“性欲望”得到满足呢?这当然没有所谓的精神享受了…… 

有些人会说:不试试,你又怎么知道他对女人有没有性欲望?这话似乎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通常只要不是性冷淡或者同性恋,那么男人对女人肯定有性欲望。这就像他们都会肚子饿,想吃饭一样。可是,一个人的肚子饿不饿,他自己感觉不到吗?难道一定要拿一碗饭给他“试试”?也许,这个比方打得不是很恰当,那么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一个男人既不是性冷淡也不是同性恋,而且在他生活的环境中并不缺乏女性,那么他会感觉不到自己对女人的性欲望吗?难道一定要试试?另外,所谓的是“试试”指的又是什么呢?……可能,有人还会说“感觉……”,或者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的确如此!两个人相处久了,当然有可能会产生感情。但是,培养出来的是什么感情?朋友之情,兄妹之情,还是姐弟之情?既然不存在性欲望,那么培养出来的又怎么可能是爱情呢?

性冷淡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消除的。那么,同性恋可以改变成异性恋吗?我们就假定它的确是可以被改变过来的。问题是,怎么样才算是改变过来了呢?我们先把同性恋跟异性恋做一个对比,看看他们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然后,再考虑如何将这些本质一一改变。其实,它们的区别只有两点。

同性恋:1.这类人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来自同性的吸引,引起他们的感情冲动和性冲动。

2.他们在性爱方面不可能受到异性的吸引,也就是说他们对异性不会有性欲望。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两点,才能算是同性恋;否则就不是。

异性恋:1.他们会受到异性的吸引,这种吸引,同样引起他们的感情冲动和性冲动。

2.他们不会受到同性的吸引,对同性没有性欲望。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两点,才能算是异性恋。)

如果要把同性恋改变成异性恋,那么就要把前者的两个特征改变成后者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假如有一个男同性恋者,我们应该如何让他对男性没有性冲动,而且是对任何男人都没有?我们又应该如何让他被女性吸引,也就是对女人产生性欲望,就算只是对一个女人有,也可以?另外,这两个特征还必须同时被改变。如果只改变第一个,那么他就会变成性冷淡,变得对男人和女人都没有性冲动。如果只改变第二个,那么他就会变成双性恋,也就是对男人跟女人都有性欲望。

男人可以学会如何欣赏女人的美貌,欣赏女人的才华,也可以学会如何爱护女人,甚至可以学会如何跟女人做爱;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男人需要学习如何对女人产生性欲望。男人的性欲望就和胡子一样,是天生的。胡子总有一天会自行长出来,性欲望当然也总有一天会自发产生:不需要学,也无法学。

有人可能会说:只要克制自己对同性的欲望,并且强迫自己跟一个虽然无法让自己产生性欲望、但仍然可以做“按摩”的异性在一起;那么就可以了。可惜,他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殊不知,强行将自己的欲望压制下去,日子久了一定会产生心理问题。另外,既然说到“克制”,那就证明他对同性的欲望仍然存在;否则,又何需克制呢?通过心理治疗或者精神病治疗又会怎么样呢?全世界,从来没有一个被科学证明通过治疗改变过来的案例。如果有的话,这件事情肯定会轰动整个医学界。

 

(二)异性    同性    双性

其实,不管是异性恋,同性恋,还是双性恋,都是没有科学意义的词。

从字面上,它们只可以表示一个人跟什么性别的人谈恋爱。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谈过恋爱,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吗?事实上,科学家不用以上这些词,而是用“性倾向”这个词。

那么,什么是性倾向?性倾向又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呢?

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来自特定性别的人的吸引,这种吸引综合地表现为:感情冲动和性冲动。简单地说,这就是被人吸引,还有就是一定要在“感情”和“性”两方面同时被吸引。但是,这种被动的吸引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被“特定性别的人”吸引,可能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或者也可能被任何一种性别的人都可以吸引(双性倾向)。

同性倾向,就是指只可以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吸引。(男人被男人吸引,女人被女人吸引。) 

以上说的是吸引,跟欣赏、喜欢、爱等等的这些词都无关。欣赏美女,欣赏帅哥,欣赏美丽的景色。每个人都有欣赏事物的能力,就算没有,也可以培养。爱也是如此,“爱祖国、爱人民、爱爸爸妈妈、爱哥哥弟弟、爱姐姐妹妹……”,作为一个人,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但如果是说爱情,那么“吸引”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假如一个人的性倾向是异性(只受到异性的吸引),那么他(她)对同性的感情只可能是友情,绝对不可能是真正的爱情。反过来,情况也是一样的。总而言之,一个人的性倾向决定了他(她)到底可以和什么性别的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被什么样的人吸引,被什么性别的人吸引,这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说,性倾向是不可改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倾向在他(她)的一生中只有一种,要么是同性倾向,要么是异性倾向,再要么就是双性倾向。

不管是什么性倾向,它们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目前在科学界还存在争议。不过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科学研究的结果,都是指向天生的;或者由先天因素决定,在幼年时期(大约1-3岁)就已经形成了。虽然性倾向是天生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她)本人马上就可以意识到这件事情。没有人能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性倾向。

有些人的性倾向虽然是同性,但他们从小到大看到的都是异性恋,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同性恋”,更不知道自己也是同性恋。在“歧视同性恋”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情,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性倾向。有人甚至到了五十几岁才明白。

某些人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是同性,但是由于他们通常看到的都是“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也“应该”爱异性。他们觉得同性恋是不正常的,只有异性恋才正常。正因为这样,大部分同性倾向的人都跟异性谈恋爱或者结婚。少数人接受了自己真实的一面,以真实的自我生活。有些人在接受“自己”之前,跟异性发生过关系。所以,这类人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从异性恋变成了同性恋”。

在某些欧美国家,人们对同性恋人群的包容性比其他国家的好。因此,在那些国家的“同性恋”,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性倾向,更敢于活出真实的自我。在“歧视同性恋”的国家,很多同性倾向的人都伪装成异性恋。这给人一种假象:同性恋很少,甚至没有。

根据科学家的统计,不管在什么国家,什么地区,什么社会环境,同性倾向的人,在人口中的比例都是3-5%,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100个人里面最起码有3个人的性倾向是同性。所以说,同性倾向的人无处不在。但是,人们不知道哪些人是,哪些人不是。

在中国,大部分同性倾向的人都会与异性结婚。其中有些人在结婚之前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性倾向,有些人知道,——但是他们仍然要冒充异性恋,用欺骗的方式跟别人结婚。虽然这与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和偏见有关,但那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某些人缺乏活出自我的勇气,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他们不认为自己用欺骗的方式与别人结婚是不道德的。更可恨的是,在这些已婚人士中间,又有一部分人克制不住自己对同性的欲望,背着自己的伴侣到外面跟同性发生关系。

有些人以为自己的这种情况是双性恋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双性恋的真正含义,就错误地认为只要能够和两种性别的人发生关系,就是双性恋。又有一些人甚至觉得,正因为自己是双性恋,所以就具有特权,可以到外面搞婚外情和一夜情;而且,还有人认为“双性恋比同性恋更加高贵”。这几种人都可能会说自己是双性恋。这也导致在中国调查双性倾向的人(双性恋)在人口中的比例时,结果却远远高于在其它国家的统计数据。事实上,这类人的比例是1%左右。这个数据也是恒定不变的,不管在什么国家,什么地区,什么社会环境都一样。 

正真的双性恋(双性倾向),是表示一个人可以被任何一种性别的人吸引,可以和任何一种性别的人建立爱情关系,并且得到满足。因此,双性倾向的人在结婚之后不需要到外面跟同性发生关系,更不需要同时跟两个不同性别的人在一起。对任何人来说,真正的恋爱关系肯定是一对一的,真正爱的人只可能有一个。没人一定需要脚踏两只船。而且,任何人都没有这样的权利,除非当事人的伴侣给他(她)权利,同意他(她)这样做。

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是双性倾向,那么不管他(她)跟女人在一起,还是跟男人在一起,他(她)都可以得到满足的。只要得到了真爱,那么他(她)是不会再渴望跟其他(她)人在一起的。

 

【支持一下呗,要么评论,要么点一下喜欢按钮~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