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天前有个报道,大学生李玉在填写献血健康登记表时因为诚实填写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反而失去了献血的资格。报道一出,引发了一场“这是不是一种歧视”的争论。

[文章为自媒体人辛苦原创,谢绝一切形式转载!]

  几天前有个报道,大学生李玉在填写献血健康登记表时因为诚实填写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反而失去了献血的资格。报道一出,引发了一场“这是不是一种歧视”的争论。且不论献血的这个规定是否正确,近年来,同性恋人群确实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注的目光中,带着有色眼镜的人远远多于能公平看待的人,很大一部分人一听到同性恋,就想到艾滋病,他们认为与同性恋人群相联系的形容词,多数是“变态”、“娘娘腔”、“恶心”一类,他们所关注的,也只是一些关于同性恋 “心理扭曲”的新闻报道。有多少人是真正关心这个群体?有多少能了解他们的内心?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这个群体最真实的需要?同性恋,并不是扭曲变态,也不是只如“耽美”般纯美,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两个同性之间的感情,他们会如同异性恋般相爱、生活,不同的是,他们的爱说不出口,他们的生活需要承受来自社会各个角落重若千斤的压力。

  此次中国同性恋生存状况调查项目由39健康网发起,通过科学方法对中国同性恋的生存状况进行普查。39健康网力求通过客观、科学、严谨、专业的调查手段与统计、分析方法,体现本次调查的专业性、权威性,同时结合39健康网自身在健康行业中的专业特性,针对同性恋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了客观、科学的分析和专业的改善建议。本次调查数据在经过筛选统计之后,由39健康网行业专家撰写《2009年中国同性恋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并无偿提供给有需要的科研单位及个人使用

一、同性恋群体基本状况

  人数增多?或者越来越公开化?图片

超过20%的人承认身边有同性恋朋友

  参与调查的非同性恋人群中,75.2%的人表示身边没有同性恋朋友;20.2%的人表示有1-2个的同性恋朋友;3.6%的人身边有10个以下2个以上的同性恋朋友;还有1%的人身边有10个以上的同性恋朋友。

  在生物学的概念上,不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的差距,同性恋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为2%~5%。2006年11月30日,国内政府卫生部门首次公布了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的估算数据——500万至1000万。而据长期致力于同性恋问题研究的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博客) 估计,目前,我国15岁至60岁的同性恋人数约为3000万,其中男同性恋和双性恋2000万,女同性恋为1000万。当然也有部分同性恋是临时性的,会转为异性恋。但3000万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容忽视,自古就存在的同性恋已经渗透到中国的各个角落,潜伏在我们的身边。

  别再问我为什么是同性恋 因为我也不知道

  关于喜欢同性的原因,18.7%的人认为因为同性比异性更优秀;19.9%的人是因为喜欢的人恰巧是同性;5.9%的人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或者追赶时髦;2.3%的人因为身边非常少异性朋友;还有2%的人是因为曾经受到严重性侵害或伤害,3.2%的人因为父母的不幸婚姻;2.2%的人因为被异性无情抛弃;还有8.6%的人喜欢同性是因为其他原因;37.2%的人自己也不太清楚为什么会喜欢同性。

  同性恋的发生原因虽然目前有较多的研究,但众说纷纭,至今尚无肯定的学说。精神分析派认为,同性恋的“祸根”始于孩提时代,童年的遭遇在潜意识中播下 “异性恐怖”的种子,日后萌发为害怕与异性作性的接触,继而对同性产生好感。行为学派则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同性恋的心理行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后天习得,归咎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家庭环境。有的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不正常,在生活方式上,把女孩子当作男孩教养,女扮男装,或把男孩子当作女孩子打扮,男作女养,这样就可能城孩子心理发育上的变态。当孩子进入青年时期,就会出现异常的性爱心理等等,有些原因看起来很科学很有道理,但这些说法都有一个前提:同性恋是种病!这个前提在前几年很流行,特别是妖魔化同性恋者的时期。但是现在这个前提已经越来越被人怀疑。

  知名同性恋学者童戈认为,同性恋的成因有很多的说法,现在关于同性恋成因的假说有十几种,但同性恋的性倾向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真的要研究它的成因,就需要真正的进入生物医学的深入研究,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假说。事实上,“同性恋”这个概念,并不能涵盖更多的同性之间的性表现。其实这是一个审美的问题。异性之间要审美,同性之间也要审美;异性之间有情感,同性之间也有情感,这是一样的。所以他对同性恋看法是,只有选择与不选择、接受与不接受的问题,其它的一些理论,没有一种能真正在生物医学上得出更科学的研究结果,来说明同性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用著名的哲学家福柯的话来说,同性恋是一个不完备的概念:它是一种同性之间的情感方式,同性之间的性方式,或者同性之间的人际关系,它就只有我选择与不选择,我接受与不接受。

  同性恋身份 初中已经认识到

  同性恋者发现自己性倾向的时间,调查显示,29.8%的同性恋是初中以前就知道;42%的人是中学情窦初开的时候发现;还有11.5%的人是大学时期发现;9.3%的人是毕业工作之后才发现喜欢同性;更有7.4%的人是结婚甚至有小孩以后才发现自己喜欢同性。

  清楚认识自己 网络带来便利

  关于从哪里知道并了解同性恋,47.8%的同性恋者表示是从网上获得信息;11.2%的人是通过报纸书刊知道;13%的人是通过朋友同学了解到的;还有6%的人是通过电视电影得知;有9.3%的人是偶尔听说得知;还有12.7%的人是通过其他途径知道并了解同性恋的。

  现代社会网络发达,近乎五成同性恋者是从网上知道并了解同性恋的,因为认识同类人群的渠道狭窄,网络已经成为了同性恋人群的重要交友途径之一。网络上关于同性恋的心理研究、各类调查、艾滋病等疾病预防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到了同性恋人群,让他们了解到世界上确实存在着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拥有独特的心理;让他们知道该如何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相处;也让他们知道在性生活中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同性恋群体与周围关系

  身边很少同类,有点孤单

  调查显示,1.8%的同性恋者表示身边全部都是同性恋朋友;5%的同性恋者认为身边朋友一半以上是同性恋;8.5%的同性恋者表示有一半左右的朋友是同性恋;30.9%的同性恋者表示身边同性恋朋友比较少; 29.4%的同性恋者表示身边极少同性恋朋友,只有几个;还有24.4%的人表示身边没有同性恋朋友。

  同性恋者不能像异性恋者一样,通过普通的生活去认识交往朋友,只能通过一些虚拟网络或者到一些特定的场所结识同性恋朋友,而且往往需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导致了身边同性恋朋友很少的结果。

  与异性交往障碍?简直就是笑话

  关于同性恋者跟异性相处,9.7%的同性恋会紧张,不知道如何相处才好;有5.8%的人表示讨厌,不喜欢跟异性呆在一起;37.5%的人不是特别喜欢跟异性相处,但也不排斥;还有47%的同性恋者表示无所谓,没什么特别的。

  许多对同性恋充满偏见的人一早就认定同性恋有问题,结果总要找出同性恋的起因,以为如果起因有问题,就证明同性恋有问题。因此,很多人认为同性恋的形成跟他们与异性交往障碍有关,正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跟异性相处,才会跟同性更亲近,最终变成了同性恋。但调查显示,85%的同性恋者认为跟异性相处没什么特别的,不会特别喜欢,也不会排斥,就跟普通人一样。很多同性恋者觉得一些人的想法很可笑,没有人会说异性恋是因为恐惧同性,但有人却可以说“同性恋之所以是同性恋,因为他们恐惧异性”,这个观点,其实是一种偏见。

  同性恋身份 仍然是不可说的秘密

  关于会对谁说出自己的同性恋身份,8.5%的人表示不会介意,对所有人都说;29%的人只会对要好的朋友说;只有1.3%的同性恋者会对家长说;有11%的同性恋者只会对陌生人说自己是同性恋;还有50.2%的人不会对任何人表明自己是同性恋。

  虽然同性恋者的感情和异性恋者的感情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但面对巨大的压力,作为同性恋者,无法向任何人表明自己的真实性倾向,不得不过双重生活。而当他们对周围每一个人隐瞒住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时,又觉得非常孤寂,这是同性恋人群的普遍困扰。

  三、同性恋群体心理健康状况

  最难过的一关?肯定是父母

  同性恋最大的压力来源,调查显示,35.5%的人认为来自家庭的压力,传宗接代的责任;14.2%的人觉得想到这条路会让自己孤独终老便会压力巨大;26%的人觉得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他人的异样眼光;12%的人觉得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对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恐惧;还有12.3%的人觉得同性恋没什么压力。

  家长这一个关是很不好过的。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涉及传宗接代,他们就觉得不能让孩子当同性恋,我国首位站出来公开支持儿子性倾向的母亲吴幼坚认为,很多父母都是都是强迫孩子改变,而且理由都很足:“我都是为了你好,我是为了你的将来考虑,你年纪小,还年轻,考虑事情不周到。你现在就以为情啊爱啊之类的,到时你们老了,就会觉得孤孤单单。现在又没有法律保障,又没有后代,到时候我们死了你怎么办?”这些是非常普遍的观点,因为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本来独生子女的父母就已经觉得孩子很孤单了,现在他还搞同性恋,那孩子以后就会只有自己一个人了,没有伴,孤孤零零,父母都不放心。” 而中国传统的“面子”文化和“凑热闹”的习惯也是父母难以接受孩子是同性恋的一大原因。有些人被揭露出来是同性恋,往往连累到父母被人指指点点,这也是父母不愿意面对的。

  很多父母知道自己孩子是同性恋之后,觉得没法向亲戚朋友交代,这又是一个新的难题。所以说孩子出柜了,就轮到父母入柜了。轮到父母要遮遮掩掩,不知道怎么办。一方面,父母要向亲友说出来就等于是父母出柜了;但是如果父母躲在柜里,他这边又知道孩子的事,那边又不能让别人知道,夹在中间,压力很大。

京京同心工作室[转]

【支持一下呗,要么评论,要么点一下喜欢按钮~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