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科院网站报道,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勤学学科组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引发艾滋病)免疫应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作为封面论文于2013年8月发表在免疫学领域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HIV疫苗的研究经历近三十年,但目前仍没有有效的HIV疫苗问世。HIV包膜糖蛋白(Env)是预防性疫苗的首选靶标,然而,多种形式的Env均不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广谱中和能力。

[文章为自媒体人辛苦原创,谢绝一切形式转载!]

中科院艾滋病毒最新进展 或催生HIV疫苗-男孩久久网
  据中科院网站报道,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勤学学科组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引发艾滋病)免疫应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作为封面论文于2013年8月发表在免疫学领域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HIV疫苗的研究经历近三十年,但目前仍没有有效的HIV疫苗问世。HIV包膜糖蛋白(Env)是预防性疫苗的首选靶标,然而,多种形式的Env均不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广谱中和能力。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手段之一是选用合适的佐剂。胡勤学学科组研究了三个质粒型细胞因子:pAPRIL、pCCL19和pCCL28,作为分子佐剂对HIV疫苗候选抗原gp140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pCCL19和pCCL28均能够显著增强系统性以及黏膜部位的抗原特异性的抗体水平,而pAPRIL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此外,血清和黏膜部位增强的抗体水平具有更好的中和同源以及异源HIV的能力,其中和能力分别与血清中抗原特异性的IgG以及黏膜部位抗原特异性IgA水平正相关。进一步的实验表明,pCCL19和pCCL28能够平衡地增强Th1/Th2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以及增加免疫小鼠直肠黏膜表面的IgA+细胞数目。pCCL19能够招募CCR7+ DC细胞迁移至肠系膜淋巴结以及招募CCR7+ DC细胞和CCR7+ T细胞迁移至脾脏;而pCCL28则能够招募CCR10+ B细胞迁移至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以上结果表明,pCCL19和pCCL28能够增强HIV Env特异性的系统性以及黏膜部位的抗体应答水平和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这种增强效果可能与它们能够招募特定免疫细胞迁移至二级淋巴器官和黏膜组织相关。

  以上发现对定向诱导针对HIV抗原的免疫应答特别是黏膜免疫应答具有指导意义。该项研究受到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支持。(赵竹青)

【支持一下呗,要么评论,要么点一下喜欢按钮~ 转载必究!】